超大城市,治理要如何出“细活”?
时间:2024-02-01 10:45 来源:杭州日报 浏览次数:

大国,需要大城。

2023年杭州实现了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三大跨越”,其中之一就是“城区总人口突破千万,实现从特大城市到超大城市的大跨越”。杭州成为中国第十座,也是浙江第一座超大城市。

对杭州而言,超大城市的层级意味着更强的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意味着更细致的“绣花功夫”和治理模式,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挑战。

晋升成为超大城市后,如何把群众住得稳、过得安的理念融入城市治理的血脉中?在市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为城市治理“把脉问诊”,共谋治理之策。


更安稳

出实招解民生诉求

杭州跻身“超大城市”,老百姓的期待更高了。

“小托育”蕴含“大民生”。2023年,我市成为国家第一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获得中央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对此,市人大代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方健国已有了目标:

首先是促进供需平衡,缓解“入托难”。目前,杭州有婴幼儿照护托位5.4万个,从托位数量上来看基本能满足市民需求,但还存在结构性供需矛盾。着力促进供需匹配将是今年市卫生健康委的工作重点。一方面将支持小月龄婴幼儿的托育服务,大力发展社区(村)、机关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等嵌入式“微托育”;另一方面将优化托育机构、幼儿园托班、婴幼儿成长驿站的设置,构建15分钟照护服务圈。

其次,为缓解“入托贵”,我市将盘活城市“金角银边”和社区闲置国有资产,支持家庭照护、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单位自建和幼儿园办托,进一步减轻托育机构办托成本,降低入托费用。

“实现‘托得好’是我们目标。”方健国介绍,2023年我市推动了市、区两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这为接下来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今年将在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推进“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建设,对婴幼儿养育照护人员开展规范化培训,让家长放心“托”。

每到秋冬季,都是季节性流感的高发季节。学校、幼儿园作为聚集性场所,师生是高发人群。“学生患流感往往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学生因流感缺课会耽误学业,家长带孩子去医院会误工产生经济损失,一旦流感在校园暴发还会造成学校停课。”市人大代表、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书记王泽军说,预防流感迫在眉睫。

在王泽军看来,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降低学生患流感的风险、减轻流感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减少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概率,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但流感疫苗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目前由公民自费自愿接种,加上人们对流感疫苗的认识不足,导致接种率不高。”王泽军建议,可以在全市免费为学生接种流感疫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推行免费接种流感疫苗的政策。浙江省2020年起将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纳入民生实事,杭州同步开展,实施几年来取得良好社会效应。

“杭州已具备免费接种承接能力。”王泽军介绍,近年来,全市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每个镇街都开设了预防接种门诊,其中部分还提供周末接种服务。现有的医疗力量完全有能力承接为目标人群免费接种的工作。“希望能有更多的学生能接种流感疫苗,从而更好保障学生们的身体健康。”


更精细

寻新路探城市治理

城市是人的居住地,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阵地。用好城市用地“边角料”,既是精细化推进有机更新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提高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目标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杭州利用‘边角料’有很多成功案例,嵌入体育场、停车场、口袋公园、安保亭等设施,得到市民群众好评。”市政协委员、杭州萧宏建设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俞飞说。

如何对城市用地的“边角料”见缝插针合理规划建设,以提升杭州公共空间品质?俞飞有自己的思考,一方面是让“角类空间”填补城市服务短板,例如布局便民盒子、阅读驿站、口袋公园等服务设施,满足全龄人群需求,形成步行可达的城市活力点。另一方面,“边类空间”打造为城市连续空间,例如采用街景融合模式,结合城市绿道等慢行系统建设,因地制宜布局景观小品、适当增加沿线休憩设施,高效施划公共停车位,打造更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让市民用“City walk”的方式解锁家门口的宝藏资源。

作为“数字之城”的杭州,“整体智治”是城市治理,尤其是超大城市治理的好方法。

市政协民革界别的委员们建议,可以通过融合社会治理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纵向贯通、横向互动、数据共享、流程优化”的新体系,探索形成整体性、协同性、智能化和全周期的城市治理模式,最终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例如,以“一网统管”优化迭代治理体系,构建“市—区—街(镇)—居(村)—网格”五级闭环管理体系,实现层级贯通、上下联动、统一指挥的整体智治模式,提升信息处置能力,强化社会风险研判预警;以“数据大陆”激发综合治理动能,将“数据孤岛”连接形成“数据大陆”,围绕出行、气象、防疫、治安、消防等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五难”,以一图一库五场景,打造未来枢纽智治模式;以“数字科技”再造治理流程,利用物联感知设备、大数据分析模型与视频监控算法等多种信息化技术,实时监测城市生命体征,准确感知城市运行的“脉搏”和“心跳”,实现日常城市管理问题的智能发现、自动推送和线下处置,保障城市平稳有序运行。


更安全

觅新规破消费迷局

携带数字化基因的新型消费,已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新业态新模式的加速涌现,深刻改变了城乡居民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

2023年,直播电商赛道热闹非凡。作为中国电商发源地和创新中心之一,杭州迅速崛起成为直播带货的重镇。市政协委员、杭州阮赛琴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阮赛琴注意到,最近几年,直播的内容和方式在变,直播电商机构的“打法”也在变,直播电商早已走过草莽阶段,进入到精细化运营阶段。

杭州十分重视和积极扶持直播带货行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其中,有力促进了直播带货行业的蓬勃发展。然而,直播带货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虚假宣传、消费者维权难、存在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

“长远来看,随着越来越多直播电商机构加速转型,持续将直播带货这件事做深、做实,直播电商行业将迎来更加健康且持续的增长。”阮赛琴建议,在直播平台方面,建立健全的实名认证和资质审核体系,确保主播的合规性和可靠性。明确主播和平台的权责关系,订立明确的广告宣传规定,禁止虚假宣传和误导消费者行为。在直播行业方面,推动行业自律。鼓励直播带货行业组织成立行业协会或组织,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新型消费模式的不断涌现,以“会员卡”为主的“预付费式”消费方式充斥市场。“尤其是在一些服务行业,比如美容健身、洗衣洗车、兴趣教育等领域,商家会引导消费者办卡进行充值绑定。而消费者在享受折扣优惠的同时,往往面临着‘货不对板’的维权困境和隐私泄露的风险隐患。”市人大代表、临平区临平街道西大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沈慧霞来自基层,对这种新模式产生的消费陷阱深有体会。

同时,她也注意到,有些城市正试行一种数字人民币预付式监管模式,利用数字人民币匿名可控、不可篡改等特征,为消费者的预付资金加上一道安全保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退款难、追偿难等预付式消费的痛点问题。

“我今年提的建议就是加强杭州的‘预付费’监管,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并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综合监管机制,从源头入手严格把关,为市民放心消费保驾护航,提升大家的幸福感获得感。”沈慧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