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规划》解读
时间:2024-01-16 14:37 来源: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 浏览次数:

2022年10月27日经杭州市政府同意,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杭州市乡村振兴局)制定印发《杭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根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体系的通知》(农办建〔2021〕8号)、《浙江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等编制。《规划》客观评价了杭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和成效,分析了现阶段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阐述了新时代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杭州市农田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明确了分区建设重点、建设标准、建设内容、投资规模以及贯彻落实《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指导思想

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区域,统筹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建设内容。坚持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并重、建设数量和建成质量并重、工程建设与建后管护并重,产能提升和绿色发展相协调,统一组织实施与分区分类施策相结合,实现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切实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着力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杭州样板”。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切实落实政府主导责任,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入,鼓励农民和农村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筹资投劳,合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

因地制宜,科学布局。遵循自然资源禀赋和国土空间、水资源等规划,根据农田基础条件、增产潜力、障碍因素、经济水平等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确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建设标准和内容,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和重点投向。

依法严管,良田粮用。强化高标准农田用途管控,完善工程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支持高标准农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切实巩固和稳定粮食生产能力。

强化基础,高产高效。按照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要求,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在完善农田沟渠路、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等“传统技术+机械”老基建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智能信息+智能装备”新基建,以农田建设推进产业融合、转型升级和高产高效

数字赋能、深化改革。以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思维推动农田建设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法流程、手段工具重塑,强化数字农田建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推进农田建设业务流程数字化与智能创新,形成农田一张图。

三、目标任务

“十四五”期间杭州市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22.56万亩,补建高标准农田面积28.9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18.48万亩;坚持高效节水灌溉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确保“十四五”期间完成高效节水灌溉4.51万亩建设任务。

四、分区重点

(一)东北部滨海水网平原地区(钱塘区、萧山区、临平区、余杭东北部)

本区域内高标准田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加强区域内排水系统建设,尤其是排涝泵站和输配电等设施建设,提高排涝能力;开展末级渠系改造和建筑物配套以提高灌溉水源保证率;提升农田科技支撑水平。

(二)中部低丘河谷平原地区(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余杭西北部)

本区域内高标准田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加强灌区灌溉和排水系统建设,尤其是小型机埠泵站等设施建设,提高排涝抗旱能力,加强灌排渠系改造配套以提高灌溉水源保证率,同步提升农田科技支撑水平。

(三)西南山地丘陵区(淳安县和建德市)

本区域内高标准田建设需要重点解决抗旱能力低,灌溉保证率不高,开展防治水土流失、山洪防治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中低产田培肥改良、土壤酸化改良与农田安全利用等核心内容,提高沟渠防渗漏,完善灌溉工程配套,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

五、重点工程

(一)高标准农田新建工程

推进落实高标准农田新建任务区块,重点在钱塘区、萧山区、桐庐县中部等区域选址,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针对性地重点推进农田排灌设施、田间道路建设。建成后项目区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灌溉农田灌溉保证率达95%以上,道路通达率平原地区100%、丘陵地区90%以上。灌溉保证率达到90%以上。“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22.56万亩。

(二)高标准农田补建工程

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从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外往年结转项目、较好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历年农田建设项目中,现场踏勘符合高标准农田标准的地块;在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筛选通过沟路渠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开展高标准农田补建。补建项目分布于钱塘区、萧山区、 余杭区、临平区、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和建德市等9个区、县(市),“十四五”期间计划补建高标准农田28.9万亩,主要位于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

(三)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

结合现有粮食生产功能区整治优化区域,对已建高标准农田开展排灌设施、田间道路、耕地地力等的改造提升。实施后,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和土壤肥力得到有效提升,耕作层厚度基本达在20cm以上,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十四五”期间计划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8.48万亩。

(四)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

聚焦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高标准农田等重点区域, 采用工程、生态、农艺、数字技术等措施,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与耕地地力提升、农作制度创新、田园生态涵养、粮食安全保障、农业产业优化、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以农田建设推进经营制度创新和变革,打造“粮食高产高效示范区、数字农田先行区、融合发展引领区、共同富裕实践区”,为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样本和思路。到2025年,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示范区20个、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