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杭州市公安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总体部署,以“规范执法工程提质增效”为抓手,持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杭州成功获评首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市公安局蝉联执法质量考评全省第一。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面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严格落实《杭州市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细则》,时任市委常委、公安局长金志6次主持党委会听取并研究法治工作,召开专题月度例会推广富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经验,做到法治建设重大事项亲自谋划、重要任务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督办。发挥“一把手”为组长的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作用,出台《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规范委员会实体化运作,全年市局召开委员会会议8次,县级公安机关召开会议200余次,牵头抓总推进规范执法提质增效。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全年市局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法5次,组织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2次,夯实忠诚法律、敬畏法律、信仰法律的思想根基。
二、充分履行公安职能职责。一是严打突出犯罪。把握刀把子职责使命,常态化持续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严打电诈网诈、环食药领域突出违法犯罪,强势围剿“野导”“黑车”“假冒西湖龙井”等行业乱象,确保面上治安秩序良好。二是优化政务服务。聚焦构建服务型政府目标愿景,率先落地省政务服务2.0平台,全市182个公安窗口均实现“一窗通办”,升级优化杭州“警察叔叔”APP,89个事项实现“一网通办”,网办业务突破300万件。全省率先实现《浙江省居住证》网上签注,居住证网签率、流口线上申报率分别达到38.6%、36.7%。创新推出“浙A区域号牌”云申领,完成上牌32.75万辆。三是创新社会治理。深化派出所“小脑+手脚”勤务机制改革,推动30个重点乡镇(街道)试点镇街版“小脑+手脚”警网协同运行机制,实现近40%的非警务警情协同共治。创新“一码一图”模型应用,赋能交通安全治理,交通事故亡人数同比大幅下降。牵头打造移民事务服务中心,成功举办全国公安机关深化“三非”外国人管理工作现场会,打响杭州外管品牌。
三、不断健全执法制度体系。一是积极推动地方立法。推动《杭州市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规定》启动地方立法,设置安全信息通报、安全等级管理、加强公共防疫、实施数字化管理等规则制度,为亚运安保提供有力法律支撑。目前,《规定》已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正报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二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全年新出台《关于调整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错峰出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关于调整“非浙A号牌”小客车工作日高峰时段“急事通”便民措施的通告》规范性文件2则,优化高峰时段交通组织,规范行政管理工作。三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落实《浙江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规定,开展存量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和常规清理,修正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新法新规不协调问题,开展户口迁移、错峰限行等管理措施实施情况评估。经清理评估,决定保留6件,废止1件,并门户网站公布目录和有效文本。
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严密执法精细管理。开发智慧法制平台,研发并运行接处警、办案区、案件质量、涉案财物各执法环节智能检测模型,实现执法问题精准预防。相关工作经验,被央视新闻客户端、杭州电视台相继报道,得到公安部法制局、省委依法治省办肯定。二是整治执法突出问题。抓住教育整顿契机,开展涉案警情、伤害“积案”、拘留未执、取保在办“四大清理”,有力整治执法顽瘴痼疾;同时,出台规范伤害类案件办理等工作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三是创新执法方式。深化简案快办、疑案精办、繁简分流案件分级办理机制,启动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负面清单制度改革,行政案件24小时办结率达75%以上,刑事案件首次强制措施10日内移诉率达26%以上,取保候审平均用时稳定运行在100日以内,快查快办快结成为办案常态。推出“优驾容错3.0”版,轻微交通违法实行首违提醒,让交通管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五、着力构建良性互动警民关系。一是推进执法公开。大力推进“阳光执法”体系建设,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杭州平台和市局门户网站,主动公开公安机关职责权限、办事流程、监督渠道等,全市公安机关全年累计公开行政处理结果信息9.4万余条,接受社会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二是加强普法宣传。高标准建设白塔禁毒教育馆、地铁反诈专列、公交反诈专线、交通违法处理宣教点等普法阵地,成功组织“110”宣传日、“5. 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6.26”国际禁毒日、“12.2”交通安全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集中普法宣传活动,打造“杭州公安”“杭州防诈骗”“杭州交警”“杭州网警”“杭州禁毒”等知名新媒体平台,发布各类普法宣传、安全防范宣传信息,提高群众守法遵法意识。三是注重矛盾化解。坚持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警源治理,着力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全市建立驻派出所人民调解室142个,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降低民转刑案件、群体性事件发生几率;加强“两高一低”整治,行政争议案件案前调解数量位居全市前列。组织“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争创活动,全市获评“国枫”派出所1个,“省枫”派出所3个。
六、持续提升队伍素质能力。一是提升遵法意识。深入开展“三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系统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淳安县局、长庆派出所、北山派出所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全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宪法宣誓制度要求,细化新入职民警、新任职干部宪法宣誓具体实施办法。落实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全市公安机关全年负责人出庭应诉145案次、出庭应诉率达100%。二是提升执法能力。深化“教科书式执法”创新实践活动,通过制作规范执法教学视频、编写执法典型案例、组织执法培训等,持续开展执法能力培训。执行激励民警参加“两考”六项措施,全年95名民警新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115名民警新取得公安部高级执法资格认证,位居全省公安机关前列。三是打造专家队伍。推行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市公安局现有公职律师53名,较上年度新增13名,实现执法警种全覆盖;聘用法律顾问12名,由专业律师承担合同审核和纠纷处置工作,有效降低民事活动法律风险。
2021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对标杭州打造“重要窗口”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目标定位,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数字赋能法治建设有待提升,距离“整体智治、高效协同”尚有差距;少数民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能力有所欠缺,机械执法、简单执法现象尚未杜绝。下一步,市公安局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锚定党的二十大和杭州亚运安保主题主线,以贯彻执行持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实施意见为主载体,高水平推进公安法治建设,切实提升执法公信力,重点抓好4个方面工作:一是有力护航安保。聚焦党的二十大,护航“杭州亚运”,紧紧围绕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突出问题,加大公安立法制度供给,加强法律政策研究,制定执法标准指引,为重要活动安保提供强力支撑。二是严密监督管理。推进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智慧法制平台高效运行,构建上下联动、系统严密、智能高效的执法监督管理体系,常态整治有案不立、压案不查、降格处理等顽瘴痼疾,打造良好执法生态。三是优化办案机制。推进全市14个县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高标建设、高效运行,形成“集约化办案、全流程管控、一站式服务、专业化支撑、一体化协同”办案新机制。全面落地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负面清单制度,深化案件专业化办理机制。四是强化素质培训。健全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强化全警法治理念培训,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汇集日常监督数据,科学评估办案单位、办案民警执法态势,精准查找短板弱项,因材施教,开展标签化、针对性培训。
杭州市公安局
2022年2月7日